微信官宣「视频号」!到底是个什么鬼?来科普!
自1月9日微信公开课以后,张小龙所说的“短内容”和“短视频”就成为了无数自媒体讨论的焦点。
昨天,微信「视频号」正式开启内测,申请内测者需要向微信发送邮件,提交身份信息和影响力证明,从这个要求能看到「视频号」的两个方向:
- 「视频号」是一个和公众号有关联,但又相对独立的平台,创作者需要重新申请「视频号」账号而不能直接沿用公众号的作者体系;
- 在「视频号」内测期间,微信更倾向于将第三方有影响力的大号引入进来,利用大V的粉丝带动流量增长。
在用户侧,与微信以往的风格不同,「视频号」拥有自己的“专属”二级入口,仅次于朋友圈,要知道「圈子」已经经历了无数次的改名与调整,到现在也没有单独的二级入口,这也足以见得微信对「视频号」的重视。
不过,就在今天上午,所有微信所发布的公开信息均被删除,不少创作者对此表示疑惑。晓程序观察(yinghoo-tech)在第一时间采访了微信,微信表示内测还在正常进行,并不会受到影响。
1
自主申请内测
「视频号」到底怎么玩?
虽然,腾讯通过各官方号“官宣”了「视频号」的诞生,但目前仍处于内测阶段,想要发布第一条视频,需要完成两个步骤。
第一步:申请「视频号」功能
目前,「视频号」的申请通道只有一个:向微信官方发邮件。邮件需要提供运营者身份信息和账号影响力证明,而微信团队将根据账号影响力和类型来确认是否能获得内测资格。
若通过申请,运营者会收到一个专属二维码,然后使用微信扫描即可开通「视频号」功能。具体而言是,在发现页的「朋友圈」下会出现「视频号」功能入口。
值得一提的是,一个二维码仅能为一个微信号开通「视频号」功能,也就是说,如果是企业或者机构号,则需要使用一个“专用”微信号。
进入「视频号」,我们能看到微信推荐的一些账号,其视频展现形式为单列信息流,既不同于抖音的“上下滑动”也不是快手的双列展示,目前是以时间线排序。
值得注意的是,视频号目前不能进入的视频详情页,只在信息流内播放,且不能暂停与快进和快退,但可以评论,可以分享到朋友圈、群和好友。
第二步:创建「视频号」
在「视频号」的个人页面里面,分为「关注的视频号」、「互动过的动态」以及「我的「视频号」」三个入口,在「我的视频号」处即可申请创建「视频号」。
目前,个人与企业都可以申请开通,但需要注意的是,一个微信号只能开通一个「视频号」,而且「视频号」绑定的微信号不可更改,如果是企业或机构,就需要备用一个新的微信号,便于多人运营操作。
此外,「视频号」支持企业与机构认证,所以,企业与机构用户,建议直接使用公众号的名称注册,统一品牌认知。
不过,「视频号」与公众号是完全独立的内容体系,意味着微信公众号的粉丝和微信「视频号」的粉丝并不是打通的。
「视频号」支持发布最多 9 张图片或最长 1 分钟的视频, 每个账号每天发布的内容目前没有数量限制,还可以在视频标题上加上公众号文章链接,用户点击可以直接跳转。
2
微信亲自下场出击短视频
能否反败为胜?
事实上,这并不是微信第一次对“短视频”进行探索。自微信7.0版本以来,就一直在强化视频功能,包括下拉查看“视频动态”、自动播放朋友圈视频并能添加背景音乐、通过微视在朋友圈发布30秒短视频等。但就目前看来,这些探索的效果都不尽如人意。
- 视频动态虽然可以满足用户展示当下状态的需求,但却没有成为一款大众化的产品,渐渐被大家遗忘;
- 在微信7.0.5版本中,微信也是“用心良苦”,为了让更多用户看视频,培养大家看视频的习惯,微信朋友圈视频增加了默认播放功能,并能添加背景音乐,越来越短视频化,但这却引来不少有“使用洁癖”用户的吐槽与不适,纷纷表示“微信变了”;
- 而朋友圈的30秒短视频,也没能和原发的15秒短视频有足够的区分,操作链路又相对复杂,也没能成为短视频的核心传播载体。
除了内部对短视频探索的不断失败的压力,外部对手们的崛起也让腾讯不得不时刻保持警惕和创新,但失去了先机的腾讯,在短视频领域想要追击实属不易。
一边,腾讯集内部资源重磅推出了“微视”,甚至搬出微信为其引流,但月活始终无法突破亿级,面对抖音和快手两座大山依旧望尘莫及。也曾推出十余款细分领域的短视频产品,但却始终没能占领一席之地。
(腾讯短视频矩阵)
而另外一边,根据2019年抖音发布的《数据报告》,三岁的抖音的日活用户已经超过4亿,成长速度之快令人咂舌。
同时,今日头条还在针对不同的细分人群推出西瓜视频、火山小视频等产品,根据QuestMobile数据统计,火山小视频月活用户已经破亿,甚至超过了“微视”。
那么「视频号」能解决微信在短视频上的焦虑吗?这还得从创作者的回应来看。
“太好了,「视频号」简直是为我‘量身定做’的”,昨晚,「视频号」一出来,一位好朋友激动地告诉晓程序观察(yinghoo-tech)。他目前正在尝试短视频创作,正愁微信内没有“专门”短视频分发渠道。
当下,短视频已经成为用户内容消费的主要形式,而微信生态内不少创作者们都已经在尝试短视频,但是公众号并不能很好地承载短视频。
而「视频号」的出现,对于那些公众号里的短视频创作者,无疑是一大利好!这就不难理解那位好朋友为何如此激动了。
正如上文所说,由于「视频号」与公众号属于两个体系,所以,这对于微信生态内的新进创作者也十分友好,与公众号的大v们,站在同一个起跑线上。
当然,除了看好,也有一部分创作者表示“压力”大,“我们是写文字的,拍拍照片还行,但是拍视频就不是那么容易了”,一位小有名气的自媒体人告诉晓程序观察(yinghoo-tech)。
从晓程序观察(yinghoo-tech)的体验看,「视频号」的短视频与西瓜视频更为类似,反而与抖音快手的重合度较低。微信将创作、发布、阅读都搬到了移动端,尽可能的降低视频创作的门槛。
不过,在“短内容”这块未知的领地上,可不止短视频。今日头条在几年前便推了”微头条“主打短新闻形式,深受创作者欢迎。微博也在2019年的无数次大新闻中,催生成了真正的“国民级”APP。
微信现在出击短内容,对其自身来说,其实也并不算晚。到2020年,微信月活人数已经达到了11亿,在增速放缓的情况下,如何从存量中寻找增量就变的尤为重要。
而“短内容”刚好可以作为创作者能力的补全,一方面挖掘微信中未被满足创作者,成为新的内容供给方,另一方面不断通过新的内容形式来激活11亿存量用户。同时微信也在降低创作门槛,“人人都能创作”也正符合了张小龙对短内容的定义。
对于文字创作者来说,虽然并不擅长视频的拍摄,但短内容却不仅仅是短视频,按照微信最近的“极速奔跑”,短新闻、短图文等形式或许也会逐步开放,我们拭目以待。